浙江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全面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

日期: 2022-02-17 08:41:59
来源: 之江策 刘开君

导  读

1963年,浙江枫桥的干部群众创造了“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的“枫桥经验”。毛泽东同志批示肯定并全国推广。59年来,“枫桥经验”先后历经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三个阶段的转型发展,始终是基层社会治理实践创新的生动范例。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时代“枫桥经验”开始孕育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示批示,要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2013年10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充分认识‘枫桥经验’的重大意义,发扬优良作风,适应时代要求,创新群众工作方法,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和问题,把‘枫桥经验’坚持好、发展好,把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好、贯彻好。”

2018年11月,中央政法委会同中共浙江省委在绍兴召开纪念毛泽东同志批示学习推广“枫桥经验”55周年暨习近平同志指示坚持发展“枫桥经验”15周年大会,把新时代“枫桥经验”界定为“党领导人民创造的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社会治理方案”,明确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基本路径:坚持党建引领、坚持人民主体、坚持“三治融合”、坚持预测预警预防、坚持基层基础。有力推动了新时代“枫桥经验”从单纯的矛盾化解方法向社会治理综合方案的转型。

此后,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被写入《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2019年和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201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 五中全会《建议》、六中全会《决议》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等党和国家重要政策文件。这表明,“枫桥经验”已经从“一镇之计”上升为“一国之策”(曾业松,2019)。这还表明,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应用领域不断延展。

近年来,浙江自觉扛起发源地的使命担当,推动新时代“枫桥经验”从乡村治理走向城市治理、从局部治理走向全局治理、从基层治理走向市域治理,涌现出城市版“枫桥经验”、纪检监察版“枫桥经验”、企业版“枫桥经验”、海上“枫桥经验”、全市域“枫桥经验”升级版等版本。其中,绍兴以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创建为契机,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全市域升级版的做法更具示范价值。

社会善治是共富之基。当前,浙江正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赋予示范区,因此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全市域升级版正当其时。2021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把“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构建舒心安心放心的社会环境”作为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重要内容。同时,浙江是首批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唯一全域创建的省份,2022年11个地市(含副省级市)将迎来验收,2023年又是“枫桥经验”诞生60周年的重要时间节点。浙江应当如何利用这两个重要时间节点,推动新时代“枫桥经验”从基层社会治理走向市域社会治理,进而带动全省社会治理现代化整体跃升,全面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呢?

一、坚持和发展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全面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版亮点纷呈

2018年,中央政法委首次提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概念。2019年10月,“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被写进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2019年11月22日,中共浙江省委十四届六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浙江省委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高水平推进省域治理现代化的决定》。由此,浙江各地纷纷开启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实践探索。2019年12月3日,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会议召开后,绍兴随即印发《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更高水平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实施意见》,在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的新征程上,不断赋予新时代“枫桥经验”以新内涵新方法,布局推进新时代“枫桥经验”体系化、全域化、指标化、实体化、数字化提升,着力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全市域升级版,基本形成了一套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浙江特点、绍兴辨识度和“枫桥经验”内涵的市域社会治理方案。

1. 推动新时代“枫桥经验”体系化提升

“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在提升专业化水平、推动属地责任落实的同时,某种程度上也造成了资源力量配置的“碎片化”,进而导致各地各部门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进程中的重复探索,成为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需要关注的重要点位。对此,绍兴市以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创建为契机,体系化提升新时代“枫桥经验”,着力加强市域统筹,推动“碎片化”治理向整体性治理转变。

着力强化党的统筹领导。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牵头,高规格组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并实行专班运作。要求各级党委(党组)每年专题研究社会治理6次以上,协调解决工作推进中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确保创建工作落实落细落地。实施“党建引领市域社会治理提升工程”,同步布局党建引领制度建设、基层党组织全覆盖、党员能力素质提升等项目,成功创建“五星达标村”1404个、“3A示范村”151个,创建“五星达标社区”188个、“和美家园社区”23个,创建“五星双强”两新组织276家,推动党建统领基层社会治理整体智治格局逐渐形成。

着力强化市域顶层设计。先后出台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更高水平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实施意见》《创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工作方案》等政策,明确了创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88项“规定动作”、浙江省4项“自选动作”以及绍兴市“10大牵引性项目”的“任务书”“路线图”“时间表”“责任人”。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台了《绍兴市市域社会治理“十四五”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期间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的六大系列工程,共计22个具体项目,实现了政策项目的有序衔接与迭代升级。

着力强化市域制度统筹。充分运用市级人大立法权,探索和加强社会治理领域地方立法,围绕上位法律法规供给“短缺”且基层社会治理亟需的领域加强法规“供给”,先后制定了《绍兴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绍兴市物业管理条例》《绍兴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等12部实体性地方法规,制定了《绍兴市制定地方性法规条例》等1部程序性地方法规。这些地方性法规充分体现“枫桥经验”源头治理、依靠群众以及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四治融合”等理念。2021年,还启动了《“枫桥经验”传承和发展条例》的立法工作。

2.  推动新时代“枫桥经验”全域化提升

在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实践创新中,各地各部门创先争优,但不同地区(部门)在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理念、措施、方式、策略、成效等方面存在不均衡性。为此,绍兴市以新时代“枫桥式”联建联创为牵引,全域化提升新时代“枫桥经验”,及时提炼推广各地各部门创造的新做法新经验,推动点状“盆景”向遍地“风景”和浙江“全景”转变。

开展新时代“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坚持面向基层、依靠群众,创造了矛盾多元化解、全时空守护平安、零距离服务群众的工作机制,构建了“123456”枫桥警务模式,打造了“红枫义警”“邻舍服务”“越警管家”等警务服务品牌。2019年11月,国家公安部推广绍兴做法,命名表彰首批100个“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其中浙江省诸暨市公安局枫桥派出所、杭州市公安局下城区分局长庆派出所、岱山县公安局罗家岙派出所、德清县公安局阜溪派出所、义乌市公安局上溪派出所等9个基层派出所赫然入列。2021年底,公安部公示了全国第二批拟命名“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和备选派出所名单。

开展新时代“枫桥式退役军人事务站”创建。作为本轮党政机构改革新组建的政府职能部门,亟需创新工作载体。对此,退役军人事务部门按照“有机构、有编制、有人员、有经费、有保障”的“五有标准”,力争把“新时代枫桥式退役军人服务站”建设成为退役军人之家,当好引路人、娘家人、贴心人,用精准服务增强退役军人的归属感、信赖感、责任感。2020年,全国各地掀起“枫桥式退役军人事务站”创建热潮,开启了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新征程。

开展新时代“枫桥式”平安系列创建。2021年全省开展平安系列创建,绍兴嵌入“枫桥经验”元素,从12个领域全面开展新时代“枫桥式”平安乡镇(街道)、乡村(社区)以及新时代“枫桥式”平安企业(国企)、平安校园、平安工地、平安交通、平安旅游、平安医院、平安食品药品、平安金融、平安家庭等平安系列创建,着力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新亮点和新增长点,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和平安浙江作出“枫桥经验”的贡献。

此外,还推进实施了新时代“枫桥式人民法庭”、新时代“枫桥式派驻检察室”等创建工作,着力从更高层级推动新时代“枫桥经验”从局部治理走向全域创新发展。

3.  推动新时代“枫桥经验”指标化提升

市域社会治理涉及党建引领、平安建设、政务服务、民生保障、基层基础等众多领域,各地各部门承担的职责任务各不相同,尤其是城乡社区作为基层党委政府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面临的治理情境更是千差万别,如何引导各地各部门摒弃简单粗放的管理措施,更好满足精细化、小众化、多样化的社会需求,是另一个需要关注的重点议题。为此,绍兴市以开发运用各类“枫桥指数”为牵引,指标化提升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发挥指数的评价和引导功能,推动基层社会治理从简约治理向精细化治理转变。

开发运用市域社会治理“枫桥指数”。以全国市域社会治理试点创建为抓手,聘请专业团队开发市域社会治理“枫桥指数”,进一步把中央政法委和省委政法委确定的包含治理体系、工作布局、治理方式等在内的“规定动作”具体化为可量化、可操作、可考评的指标体系,为创建工作提供“精准导引”,引导各地各部门对标达标,精准发力。同时,按月份、季度、年份统计公布各地各部门的任务进度,倒逼各地各部门推动各项创建任务落细落实落地。

开发运用公安治理“枫桥指数”。社会治安始终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重点领域之一。2021年以来,绍兴公安部门开发了具有绍兴辨识度的公安治理“枫桥指数”数字化平台,构建了包括“一个中心统筹、一个口子到底、一张清单管控、一个平台评价、一套机制保障”的闭环管控体系。同时,配套制定了公安“枫桥指数”评估办法及实施细则,“一张表”列清“忠诚、稳定、安全、亲民、公正、幸福”等6个核心指数、30个二级指数、110个三级指数。统筹各种治安要素,将全市99个派出所分成三类评估排名,实现市县所三级一体化评价,为数字智治引领社区警务精准治理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推动公安领域率先进入数字智治2.0时代。

开发县域社会治理“枫桥指数”。绍兴诸暨市在扎实研究的基础上,划分了“党的领导、人民主体、多元协同、四治融合、矛盾化解、平安和谐”六大功能板块,采用三级指标层层分解的方法,构造出县域社会治理新时代“枫桥指数”。借助全流程闭环平台,实时评估县域社会治理动态,监测全县、部门、街镇、村社治理状态,以更好反映社会需求和治理短板,更好促进县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接下来,开发团队还将选择若干地方开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场景应用试验。

此外,还探索开发了镇域、村域治理“枫桥指数”。

   4.  推动新时代“枫桥经验”实体化提升

面对各地各部门空前高涨的热情,如何推动这种竞争性地方治理创新走深走实,是必须回答好的实践与理论课题。为此,绍兴坚持以载体建设为牵引,实体化提升新时代“枫桥经验”,促进基层社会治理理念、观点、方式创新落地落实,推动治理理念向治理成效转变。

实体化运行“线上+线下”三级矛调中心体系。按照全省要求,高标准规范化建设县级矛调中心。在此基础上,绍兴率先探索打造县级“终点站”、镇级“主阵地”、村级“前哨所”的三级矛调中心体系,实现全市103个乡镇全覆盖,为社会治理领域“最多跑一地”改革打造实体化载体。努力把三级矛调中心体系打造成为协助党委政府组织、指导、协调、督促市域社会治理,以及推进平安建设、维护社会秩序和谐稳定的实体化平台。同时,构建了“631”工作机制,力争在村域化解占总量约60%的一般性矛盾纠纷,在镇域化解占总量约30%的重大疑难社会矛盾纠纷化,在县域化解占社会矛盾纠纷总量约10%的“疑难杂症”和民生积案,防止社会矛盾外溢、上行。

实体化运行市社会治理综合指挥中心。市域社会治理综合指挥中心依托浙江特色的“一中心、四平台、一网格”社会治理体系,创新开发“枫桥式”市域社会智治系统作为实战平台,综合集成各类以实用实效为导向的多跨度场景应用,以空间化的方式展示社会治理的各类要素,打造业务实战沙盘。实现信息感知、指挥督导、实战应用、智慧决策等功能在实战平台上一体化集中集成展示,形成贯通市域、县域、镇域、村域四级,统一高效的市域社会治理指挥体系。

实体化运行“枫桥经验”展示基地。建设新的“枫桥经验”陈列馆,全面展示“枫桥经验”诞生59年来的发展脉络与典型做法,累计接待各地考察人员10余万人次。投资7.5亿元,在发源地浙江枫桥镇建设占地310亩的绍兴枫桥学院,2021年投入运营,设计容量能满足每年300班次、1.5万人次的培训需求。在越秀外国语学院网络传播学院建设全国首个网上“枫桥经验”展示长廊,全面展示线“网上+网下”同步治理的绍兴做法。

   5.  推动新时代“枫桥经验”数字化提升

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是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必需的技术支撑。尽管数字化元素在市域社会治理实践中逐渐增多,但离好用、易用还有提升空间。为此,绍兴市以全面数字化改革为牵引,数字化提升新时代“枫桥经验”,打造更多高质量场景化应用,带动市域社会治理理念和方式迭代升级,推动传统治理向智慧治理转型。

推动数字化工具综合集成运用。推动“雪亮工程”、综治视联网、“基层治理四平台”、“全科网格”等社会治理领域的数字平台从技术、数据、管理等方面深度融合,构建起“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职能到位、责任到人”的全覆盖式管理服务数字化网络体系,实现市域社会治理由经验型决策向数据支撑型转变,由事中事后的被动处置型向事前的主动发现型转变。深化“县乡一体、条抓块统”改革,通过数据赋能、流程再造、方法创新,以需求为中心开发多跨协同场景应用,构建基层整体智治新格局。依托数字化地名地址,构建市域社会治理“电子地图”,动态展示各地各部门的创建进度和创新亮点。

推动网上“枫桥经验”创新发展。坚持用数字化工具提升新时代“枫桥经验”与用新时代“枫桥经验”基本理念治网净网相结合,着力构建“12345枫桥式”网络综合治理模式,探索构建“枫桥式”网络舆情监测体系。加大网信综合执法力度,持续健全多元主体参与、多样化手段融合的全市域网络综合治理工作体系。着力走好新时代网上群众路线,加强网民网德建设,引导网民有序参与网络治理,大力培育网络社会组织品牌,着力画好网上网下同心圆,变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为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最大增量”。

推动“枫桥式”社会智治系统发展。聚焦更高水平的平安建设,着力构建现代化、数智化、高效化、精准化的矛盾化解和风险防范闭环工作体系,以综合集成数字法治“一中六分”协同应用和实体化运行的市域社会治理综合指挥中心为重要支撑,实现矛盾风险“先预防、早发现、快处置、零上行”,推动“智慧治理”“智慧公安”“智慧检察”“智慧法院”“智慧司法”“智慧执法”等场景化应用持续迭代升级,努力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全市域数字化应用场景。


二、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全面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取得显著成效

实践是评价治理成效的根本标准。党的十九大以来,绍兴以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创建为契机,推动新时代“枫桥经验”体系化、全域化、指标化、实体化、数字化提升,着力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全市域升级版,持续推动治理优势向发展胜势转变,为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作出了“枫桥经验”发源地的贡献。

1.全市域社会治理格局不断优化提升。改革开放以来,浙江持续推动省域和市域层级向县域层级委托放权,为浙江形成县域经济强省和以县域为重点的社会治理格局奠定了制度基础。进入21世纪,向镇域放权快速推进。枫桥镇为民服务中心可以办理602项便民服务,周边乡镇居民就近到枫桥镇为民服务中心,也可办理便民服务事项。在“枫桥经验”发源地枫源村的为民服务中心,可以办理198项便民服务。然而,持续向下放权也增加了监管难度。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全市升级版,增强了市域层级的统筹功能,优化了市域、县域、镇域、村域四级联动权责体系,尤其是通过“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方式,整合了分散在各地各部门的资源力量,强化了“条抓块统、县乡一体”的治理格局,增强了“全市一盘棋”的联动效应,也增强了各县市区布局谋篇、推动发展、提升治理效能的整体能力。

2.全市域社会治理政策体系不断健全完善。党的十九大以来,绍兴牢牢抓住现代化、“枫桥经验”、依法治理、党的全面领导等关键词,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创新导向,持续完善社会治理领域的制度设计和政策创新。以推进城乡社会治理现代化为着力点,创造性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乡镇(街道)“四个平台”建设完善基层治理体系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较为充分地释放了市域层级的制度优势和组织势能。针对乡风文明、平安建设、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等社会治理领域的重点板块,制定出台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更高水平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着力补齐政策方面的短板,推动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整体跃升。

3.全市域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开创新局。纪念毛泽东同志批示学习推广“枫桥经验”55周年暨习近平同志指示坚持发展“枫桥经验”15周年大会指明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基本路径: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坚持“三治融合”、坚持预测预警预防、坚持基层基础。在市域社会治理领域,综合运用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各项要求,既为推进市域社会治理构造了具有浙江辨识度和“枫桥经验”内涵的治理方案,也从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三个维度拓展了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应用领域,为2023年“枫桥经验”诞生60周年贡献了新亮点。目前,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已经成为各地各部门推动工作创新发展的管用载体。

4.全市域社会治理的整体效能持续提升。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全市域升级版,持续健全完善党建统领“四治融合”的城乡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有力地把党委、政府、市场、社会等多元治理主体凝聚到社会治理领域,“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推动治理重心持续下移,把“上面千条线拧成了基层一股绳”。受“枫桥经验”的“金名片效应”激励,各级各部门你追我赶的创新氛围基本形成,涌现出“三上三下三公开”村级议决事机制、“请你来协商·民生议事堂”、阿凡提品牌调解室等一批主题聚焦、特色鲜明、亮点突出、可复制可推广的基层治理“微创新”典型范例,从不同视角诠释着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引领示范价值。2021年,绍兴市荣获“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桂冠,并连续13年蝉联浙江省“平安市”荣誉称号。

5.全市域社会治理法治建设持续推进。把依法治理作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重要内容,从市域层面统筹推进。推进科学立法。着力加强立法决策与改革决策有机衔接,探索推进重点领域、新兴领域地方立法,构建符合治理需要、科学合理、特色鲜明的地方法规体系。推进严格执法。深化推广“综合查一次”“非现场执法”“易公正”“非接触式执法”等行政执法模式,加快形成“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体系。建设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1家、省级179家、市级824家,实现县级民主法治村全覆盖。推进公正司法。持续深化诉源治理,提高司法质量、司法效率和司法公信力。深化检调、诉调对接,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构建营商环境“10+N”政策法规体系,努力构建清亲政商关系。推进全民守法。健全“谁执法谁普法”责任机制,强调“边工作边普法”。持续抓好在校学生、领导干部、农民、企业家等重点群体学法用法工作。注重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破解社会治理难题,引导企业和群众在法治轨道上表达诉求、维护权益。

6.全市域数字化赋能社会治理迭代升级。抢抓“最多跑一次”、“基层治理四平台”、全面数字化改革等全省数字化治理迭代升级的契机,高起点部署划推进数字化赋能社会治理。高起点谋划布局、建成市域社会治理数字化指挥平台,构建了市域、县域、镇域、村域四级联动的数字化指挥体系。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同步推进“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和“党政机关整体智治”“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法治”等“1+5+2”全面数字化改革。诸暨市“浙里兴村共富”、上虞区平安创建“一单一码”、司法执行“一件事”等场景化应用成为全省数字化治理的亮点。


三、从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全面建设共同赋予示范区的实践探索得出的几点经验启示

经验,是所有过去的成果;经验,同样制造一切未来。绍兴市抢抓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创建契机,推动新时代“枫桥经验”体系化、全域化、指标化、实体化、数字化提升,着力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全市域升级版,拓展了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应用领域,为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提供了经验价值。

1.必须加强市域层级的统筹功能。这里至少需要强调三个维度的统筹。首先,要强化党建统领。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市域社会治理涉及多部门、多领域、多层级,只有加强党建统领功能,推动党建网与治理网“双网融合”,形成“书记抓”“抓书记”“责任层层传导”的党建统领治理大格局,才能形成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强大合力。其次,要强化项目统筹。从制度、政策、资金等层面强化项目统筹,坚持“一个口子管项目”“一个口子管资金”“一个口子管政策”,有效破解“条块分割”的管理格局造成的政策、项目、资金“碎片化”问题。加强项目统筹,既要靠党的全面领导,又要靠制度供给,还需要各地各部门协同配合。因此,必须强化“全市一盘棋”的思想观念,鼓励和引导各地各部门既当好主角,也要甘当配角。再次,要强化协同治理。必须着力健全党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体制,健全联动融合、集约高效的政府负责体制,健全程序科学、环节完整的民主协商制度,健全开放多元、互利共赢的社会参与制度,健全“县乡一体、条抓块统”的工作机制。

2.必须夯实社会治理的基层基础。治国安邦,重在基层。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这些耳熟能详的经典话语,突出强调了基层社会治理在整个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市域层级的统筹与夯实基层基础不是非此即彼的“矛盾对立面”,而是相互支撑的“一体两面”。强调市域层级的统筹,并非否认基层基础的重要性,而是强调要在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过程中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从“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看,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全市域升级版,旨在通过加强市域层级的统筹协调,推动分散在各“条条”“块块”的治理资源和力量向城乡基层集中集聚,从而更好地夯实基层基础。从城乡融合治理看,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全市域升级版,则是要发挥市域层级“节点位置”的功能优势,更好地推动实现城市与乡村地区的发展融通与治理融合。从组织原理看,治理幅度和治理宽度受治理能力(含技术能力)制约。近年来,浙江实施的“四张清单一张网”“最多跑一次”“全科网格”“基层治理四平台”以及全面数字化改革奠定了技术基础,使得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全市域升级版成为可能。

3.必须推动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发展。“枫桥经验”从诞生之日起,就蕴含着开放、包容、创新的原始基因。在将近60年的发展历程中,浙江枫桥地区的干部群众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先后创造出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平安不出事”“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等耳熟能详的经典表述语,既体现了不同阶段社会治理的需要,也蕴含着“枫桥经验”不变的精神内核。中央政法委把新时代“枫桥经验”界定为“党领导人民创造的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社会治理方案”,标注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新起点。当前,全国各地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热情高涨,创造了海上“枫桥经验”、城市版“枫桥经验”、网上“枫桥经验”、企业版“枫桥经验”、纪检监察版“枫桥经验”等扩展版,凸显了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引领示范价值。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升级版,更是新时代“枫桥经验”从实践、理论、制度层面同步创新发展的有力表征。

4.必须坚持“发展出题、改革破题”的思路。“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发挥全面深化改革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关键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改革的重要论述为我们深化改革提供了根本遵循。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始终坚持“走改革路吃改革饭”,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不断推动各项事业开创新局面,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改革的价值、路径和方法。实践生动表明,坚持需求导向、实践导向、改革导向、创新导向、未来导向,是“枫桥经验”历经不同历史阶段转型发展的动力所在,也是其不断适应社会治理需要的重要密码。绍兴市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全市域升级版,是“发展出题、改革破题”基本思路在社会治理领域的又一次生动实践,着眼于从更高层次、更广范围、更优布局多维度发力,旨在构建舒心安心放心的社会环境,为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作出创造性贡献。

5.必须推动社会治理模式全方位迭代升级。根据治理情境的发展变化及时创新治理理念、重塑治理流程、变革治理机制、调整治理方法、升级治理策略,是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要求。从治理端来看,需求决定供给。伴随信息化时代的来临,社会结构、利益结构、需求结构变革的多样化趋势有增无减,对党和政府满足社会需求的能力、效率、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从供给端来看,结构决定功能。党委和政府的元治理供给建立于职能化、专业化、层级化的科层结构之基上,因而必须持续推动理念、机制、方法、策略等全方位变革,才能适应社会治理情境变化。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全市域升级版,是推动社会治理模式全方位迭代升级的生动案例。在新发展阶段,突出地级市作为治理单元的重要性,把源自乡村基层领域的“枫桥经验”扩展到市域层级,充分体现了“城乡融合的空间取向”与“承上启下的科层取向”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同等重要性。


四、深化推广新时代“枫桥经验”全市域升级版全面建设共同赋予示范区的几点建议

“枫桥经验”不仅是浙江的一张“金名片”,更是全国社会治理领域的一张“金名片”。浙江有责任、有基础、有能力,扛起发源地的使命担当,推动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创新发展。毫无疑问,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全市域升级版,是具有浙江辨识度的市域社会治理方案之一,有可能成为纪念毛泽东批示学习推广“枫桥经验”60周年暨习近平同志指示坚持发展“枫桥经验”20周年的重要亮点,从而为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1.全省域推广新时代“枫桥经验”全市域升级版。从信息化时代社会治理的新变化新形势看,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全市域升级版适应了治理情境需要,具有全省域推广的价值。为此,建议以绍兴实践为基础,归纳整合杭州市打造城市版“枫桥经验”(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六和塔”工作体系)、衢州市构造“主”字型治理结构、温州市打造市域社会治理“四大体系”等各地在市域社会治理领域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典型做法,综合运用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的成果,形成新时代“枫桥经验”全市域升级版的标准规范。充分发挥市域层级“节点位置”优势,通过一地一市的现代化带动全省社会治理水平整体跃升,构建全省域安心放心舒心的社会环境,为浙江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作出“枫桥经验”的贡献。推展开来,对于广大市域和县域均处于“渴求发展”阶段的其他地区来说,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全市域升级版的价值更为重要。

2.推动创新党建统领市域社会治理的方式方法。中央政法委指出:“政治引领既是我们党百年奋斗的重要经验,也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特色,更是社会治理的重要方式。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全市域升级版的实践也同样表明,党建统领不仅是一种制度安排和政治要求,更是推动社会治理创新的一种方式方法,是提升社会整体治理水平的有效载体。在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过程中,经常会碰到新情况新问题、疑难杂症、民生难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往往需要借助市域层级的党建统领。无论是理论推演,还是实践观察,均强有力地证明,没有任何其他力量可以发挥党建统领同样强大而有效的统筹功能。因此,必须充分发挥市域层级的位置优势、组织优势、平台优势、资源优势,有效整合分散在各个“条块”的治理资源力量,综合运用政治动员、行政命令、市场工具、社会力量、技术支撑等多种治理手段和政策工具,推动治理创新和服务创优。

3.持续创新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制度体系。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概念一经提出,就得到浙江各地快速响应和积极行动,这说明中央“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决策部署符合地方治理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浙江采取行政“市直管县”与财政“省直管县”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型塑了支撑浙江县域经济和县域治理“领跑”全国的体制机制优势。当前阶段,浙江更加需要突出地市层级(包含与地市具有相同节点位置的副省级市)作为治理单元的节点功能,再造体制机制新优势。这既是浙江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的现实需要和具体行动,也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全面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构成部分和重要举措。因此,要在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生动实践中,不断赋予“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以“枫桥经验”内涵,持续完善社会治理制度体系。

4.进一步推动新时代“枫桥经验”数字化提升。“万物互联”的数字时代已然到来,全面数字化改革不仅体现为具体应用场景,更体现为用数字化工具和数字化思维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治理方式的根本性变革。无论是更好发挥市域层级的统筹整合优势,还是提升治理效率,抑或是引导市场力量和社会力量有序参与市域社会治理,其实质都期望借助数字化思维的“理性计算”和数字化工具的强大算法能力,弥补传统治理工具的不足,克服“条块分割”引发的“碎片化”治理短板。为此,要把数字化提升作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重中之重。面向未来,我们期待浙江各地以“枫桥经验”的数字化提升为着力点,从“枫桥经验”数字化产业转型、会展培训、文化旅游等方面多维度同时发力,推动“枫桥经验”向“枫桥经济”转型,实现治理优势向发展胜势的转变(沈志江,2021)。

5.从省级层面适度规范项目制政策创新的运用。项目制政策创新方式是经实践反复证明为高效的政策创新方式。因其明确“项目化”政策的“任务书”“路线图”“时间表”“责任人”而成为好用管用的政策执行工具,因此被各地各部门奉为圭臬,在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全市域升级版等政策创新和政策执行中广泛运用。新时代“枫桥式”系列创建实质上是项目化政策执行的一种形式。为此,建议从全省层面深化新时代“枫桥式”系列创建,适度规范新时代“枫桥式”系列创建的标准规范,提升系列创建质量,把新时代“枫桥式”系列创建打造成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硬核亮点。

(第一部分部分观点在《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4月28日公共管理版刊发的《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全市域升级版》一文采中用过)


作     者:刘开君

课     题:2021年度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对策类重点课题:“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全面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对策建议”

学术贡献:文章的学术贡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拓展了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应用领域。文章坚持问题导向和实践取向,归纳凝练了浙江绍兴推动新时代“枫桥经验”从基层社会治理领域向到市域社会治理领域拓展的经验性成果,为推动新时代“枫桥经验”从乡村治理走向城乡治理、从局部治理走向整体治理、从基层治理走向市域治理作出了理论贡献。二是体现了学术研究对实践创新的指导价值。文章阐释了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全市域升级版的地方做法、实践成效、经验启示以及深化推广的建议,回应了基层社会治理、市域社会治理、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等政策和实践热点,具有深化认识、解惑释疑、推动实践等应用价值。据了解,绍兴市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全市域升级版的政策设计过程,文章作者也全程参与并提出了部分合理化建议。

      刘开君,中共绍兴市委党校枫桥经验研究中心副主任、副教授、博士;绍兴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委特约研究员,绍兴市法学会枫桥经验研究会副会长,绍兴市社科院智库城研中心研究员,浙江新时代枫桥经验研究院、浙江大学新时代枫桥经验研究院特邀研究员。


    来源:之江策


责任编辑: 市信访局
十堰信访,期待您的关注。
十堰信访
  • 欢迎关注十堰市信访局官方微信“十堰信访”
  • ① 打开微信——发现——扫一扫,扫描左侧的微信二维码关注。
  • ② 打开微信——通讯录——右上角“添加”,搜索“十堰信访”“sys-xfj”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