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山特区接访中心李荣波:在平凡的接访岗位上书写人生华章

日期: 2023-04-26 08:36:32
来源: 十堰长安网

    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上访群众将他看作可以信赖的亲人,同事称他“钢铁战士”“老黄牛”,他便是武当山特区群众来访接待中心干部李荣波。自去年5月1日《信访工作条例》实施以来,李荣波按照局领导提出的“严之又严、细之又细、实之又实”的要求,连续奋战,以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最强措施、最实行动,为一年的工作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

  捧着一颗爱心,耐心接待来访,确保群众满意而归

  一直以来,李荣波始终秉持接访群众是信访干部的天职这个信念,“为老百姓服务,就要帮他解决问题,不解决问题,就是对群众不负责。”在实际工作中,李荣波主动接近群众,拉近距离,想方设法多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把衡量群众利益和解决信访人的诉求贯穿于整个信访工作始终。

  “到群众中,到基层最困难的地方,直接听取群众的意见”这是李荣波多年的工作习惯。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李荣波坚持能解决一个就解决一个,一时解决不了的就耐心细致地向群众解释清楚。

  多年的信访工作经验让李荣波深深体会到:作为一名基层信访干部,做决策、想问题,心里要想着群众。只要心里有了群众,群众上门来访,一杯热茶,几句贴心话,温暖的是百姓心,回报的是人民群众对党员领导干部的尊重和信任。信访工作做好了,干部务实作风形成了,“连心桥”的作用充分发挥了,许多矛盾和问题就能消化在萌芽状态,解决在基层。

  抱着一颗诚心,及时跟踪督办,推动解决合理诉求

  来访群众是考官,信访案件是考题,群众满意是最好的答案,如何让群众满意?李荣波认为,要重视初信初访,要像对待积案一样追到底。为此,他琢磨出“简单事项马上办、普通事项提速办、所有事项认真办”的“三办”工作机制,确保初信初访在初始阶段就能得到一个良好的结果,不仅不会引发重复信访或信访积案,更不会导致矛盾上行。 

  在李荣波的办公室里还藏着四样“法宝”。“法宝”之一是一双布鞋。一件信访事项,通常要走很多个流程,每个环节都要跑到位,布鞋底软,走起路来舒服轻便,在弄堂巷子里沾上了尘土,掸一掸就行,很方便,常备一双布鞋,方便自己随时出门走访。

  热茶和血压计是另两个法宝。每当信访群众怒气冲冲上门来,他总是先递上一杯热茶笑脸相迎,劝说信访人消消气才好说话。讲着讲着又来气了,他便指指电子血压计说:“怒气伤肝,血压会升高,要不测个血压,平复了咱再接着讲啊!”逗趣的话,往往会引来大家相视一笑,气氛瞬间就缓和了。

  最后一个“法宝”,是一本工作记录簿。这里面详细记录着每件信访事项的起因和进展,包括事项的难点、办理的路径、解决的突破口,甚至对信访人的性情爱好也有记录,分门别类整理,并把相关信息归档。

  怀着一颗热心,认真分析研判,力求解决群体诉求 

  白天,李荣波忙于接访群众,他便在晚上将一天的情况进行认真梳理归纳,从中分析原因,寻找解决的办法。

  为搞好信访工作,李荣波倾注了全部精力,在处理信访事项中,总结出了“四倾四抓”相结合的工作方法。

  “四倾”,即倾听、倾诚、倾情、倾力。倾听,不管信访当事人的诉求是否合理,是否符合政策法规,先让信访当事人把想说的话说完,不让信访当事人感到“诉说无门”;倾诚,对每一位信访当事人都诚恳对待,不因信访当事人情绪激动、态度蛮横,而对当事人耍态度;倾情,把信访当事人反映的诉求,当作自己的事情一样对待,设身处地的为上访当事人着想;倾力,对上访当事人反映的情况和问题,能解决的竭尽全力协调相关部门和单位帮助其解决。

  “四抓”,即抓落实、抓疏导、抓帮扶、抓教育。对上访群众在政策许可范围内的合理诉求,督促相关部门一件一件抓落实,把信访问题解决到位;对不符合政策、法律规定的过高要求,耐心细致地做好解释疏导工作;对生活确实困难的上访群众,联系民政及其他相关部门对其进行帮扶;对无正当理由缠访、闹访的当事人,加强教育引导、义正词严地指出其不当行为,绝不让无理缠访、闹访的当事人捞到好处后而产生“扩散效应”的现象发生。

  这就是一名平凡而伟大的信访工作者,他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位老共产党员、老信访干部“为民解难、为党分忧”的宗旨使命。(刘沂铭)


责任编辑: 市信访局
十堰信访,期待您的关注。
十堰信访
  • 欢迎关注十堰市信访局官方微信“十堰信访”
  • ① 打开微信——发现——扫一扫,扫描左侧的微信二维码关注。
  • ② 打开微信——通讯录——右上角“添加”,搜索“十堰信访”“sys-xfj”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