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湾区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民生事

日期: 2022-04-07 17:09:40
来源: 十堰日报 余九洲 田华锐


近年来,张湾区不断创新信访工作模式,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民生事,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从2019年至今,张湾区各级领导干部主动接访约访下访推动问题解决,初次信访化解率达95%以上,越级访数量连续3年下降,信访积案化解率达95%,连续3年信访事项按期办结率100%,群众满意率超过95%,区群众来访接待中心获评全省“人民满意窗口”优胜单位,在2021年县(市、区)信访指数排序中位居全省前列。

三级书记周一接访  化解百姓“心头事”

近年来,张湾区持续深化“三级书记”大接访,每周一区乡村三级书记在各自固定地点接访,引导群众有问题在当地反映,就地化解群众矛盾,有效防范信访上行。

“让百姓找到说理的地方,让群众找到愿意倾诉的人,不让信访矛盾积压下来。”张湾区群众来访接待中心负责人说,“三级书记”接访制度建设的初衷,是通过以上率下,进一步畅通信访渠道,着力破解群众“信上不信下”问题。

在张湾区,“三级书记”周一定期接访制度已落实多年,书记面对面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诉求,现场安排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律师陪访,敞开心扉与百姓畅谈,解开群众“心结”,一批信访积案和信访难题得到破解。国家信访局推介了张湾区“书记周一接访日”的好做法。2020年10月4日,央视社会与法频道《从心开始》栏目介绍了张湾区坚持三级书记周一接访、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的经验做法。

中心吹哨部门报到  同心协力办实事

“小区停车位紧张,根本无法停车,希望帮助解决。”不久前,因停车问题,家和苑小区业主与物业公司关系比较僵。张湾区红卫街道收到家和苑社区网格员反馈的信息后,向区社会治理中心寻求支持。区社会治理中心立即启动“中心吹哨部门报到”矛盾化解工作机制,区住建局、区信访局、小区业委会、物业公司和小区居民代表,协商共议、综合施策,迅速解决了200多辆居民车辆停放问题。

2019年以来,张湾区牢固树立为民服务意识,始终把群众冷暖挂在心上,经常性组织社区干部、下沉党员、志愿者深入群众当中,了解群众诉求,倾听民意心声。发现矛盾纠纷和居民诉求,网格员(楼栋长)能解决的就地解决。针对疑难信访事项,实施“中心吹哨、部门报到”矛盾化解工作机制,根据涉事范围和职责权限,及时发起吹哨,组织相关部门会商或联合接访,切实解决了一批难题,赢得了群众的理解、信任和支持。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中心吹哨、部门报到’就是推动干部主动履职,及时响应群众呼声,到基层一线、到群众身边解决问题。”张湾区信访局负责人说。

只进一门只找一人  群众解了“烦心事”

在张湾区车城南路,经改造建成的区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共设10个功能模块,为群众提供矛盾调解、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信访调处、视频接访、人民调解、法律援助、诉讼服务、心理咨询等服务。区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的成立使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工作从碎片治理转变为集成治理、从单向治理转变为多元治理,形成域内矛盾纠纷一站式接收、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格局,为群众办事“只进一门、只找一人、最多访一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区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以有访必接、有接必理、有理必果为宗旨,以调解资源大整合、调解体系大健全、调解机制大联动、调解职能大提升为主要目标,创新联合联动办公、联合联动接访、联合联动调处的矛盾纠纷调处模式,全力化解群众矛盾纠纷。

市民曾女士家住车城路街道艳湖社区,靠近私立学校龙泉黄冈学校。几个月前,龙泉黄冈学校开始建设学生食堂。因担心学校食堂影响其房屋通风采光,且排出油烟对其生活产生影响,曾女士与附近居民一起与该校商讨解决办法,双方未达成一致意见。无奈之下,曾女士等人来到区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求助,接待人员了解情况后,及时督促车城路街道化解了这一矛盾纠纷。

“现在,只要碰到难以解决的矛盾,群众大多会来寻求调解。”张湾区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工作人员说,中心建成运行后,化解矛盾纠纷更加高效,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


责任编辑: 市信访局
十堰信访,期待您的关注。
十堰信访
  • 欢迎关注十堰市信访局官方微信“十堰信访”
  • ① 打开微信——发现——扫一扫,扫描左侧的微信二维码关注。
  • ② 打开微信——通讯录——右上角“添加”,搜索“十堰信访”“sys-xfj”关注。